【三、無所求行者:世人長迷,處處貪著,名之為求。智者悟真,理將俗反,安心無為,形隨運轉,萬有斯空,無所願樂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,三界久居,猶如火宅,有身皆苦,誰得而安?了達此處,故捨諸有,止想無求。經云:有求皆苦,無求即樂,判知無求,真為道行,故言無所求行。】
◎我們這念心是什麼都不求的,因此達到了什麼都不求就能與道相應了。古德說:「外無所求,內無所得」,指的就是這一念無求的心。
世間人求名、求利、求富貴、求長生不老、求……,修行人初初開始也有「求悟、求道」的心,這種有求的心,始終長在「迷」裏,長久以來,世間人被色聲香味觸法迷失本心,被外面的假相誘惑而迷失了本心,認為外面的東西才是美好的、究竟的、快樂的,於是亟思佔有,佔有的心就是貪著,有了貪著的心,就會不擇手段的想達到目的,這一連串都是「求」。
◎當我們產生歡喜的喜愛的時候,就已經是「著」(住)了!
有所住之後,就有所愛;有所愛之後,就有所執;
有所執之後,再來就是有所迷了。
所以我們要從「不要著」下手,就要察覺。
◎悟真,不能從真下手;悟道,不能從道下手;了悟佛性,不能從佛性下手。我們要從當下的這些眾生性,這些非道、非得,這些假理、假相去洞悉它。洞悉它的時候,就了悟真理,就明心見性了阿!
◎我們執迷於這些假相之理(假理),所以才有真理之說。事實上,真理是不存在的。老子說:「上德不德」其實他要講的不是「德」,是因為人性不德,所以提出了「德」。就像佛經的表達方式,『上德非德,假名為德』。
◎有智慧的人,了達真理、真空實相的道理,知道世間人的觀念與認識都是需求,與道是不相應的,所以不隨世間人去做,卻反其道而行。
無為之理、菩提之理、涅槃之理、真如之理、解脫之理和世間人所貪愛的都是相反的,是背道而馳的,世間人貪求名利,修行人不但不貪求名利,而且還要修法布施、財布施、無畏施,這就是理將俗反。看破、放下的安住於無為法上,就與理相應了。
◎明白「財色名食睡」是地獄的五條根。絕對不去觸摸他。
◎怎樣才能開悟?--------------不迷就是悟
悟是不存在的東西,迷則是現有的狀態;提出悟,是要讓我們脫離現有狀態。
要脫離現有狀態,就是我們要知道:『我卻實迷了!』
當我們知道迷的時候,我們就不迷了,當下就脫離了,這樣叫做『理將俗反』。
◎道家有句話:「大道顛倒顛,顛得過便是仙。」
『大道顛倒顛』俗理本身是顛倒的,再顛一次,就是「大道」大道。這個是「理」;
『顛得過便是仙』知道這個理不夠,還要顛得過,洞悉透徹,顛不過就還是凡人,顛過了就能夠『安心無為』。
◎如果是拒絕接受俗理,會掉進『空』而已,但是因為他不明真理(即洞悉假理、俗理),它的心不住真哩,最後還是落入俗理。例如那些鐵齒族的人。
所以我們要『安心無為』一定要『理將俗反』。
◎自古以來人類開始心就不安了,不但不安,還帶著恐懼。把世間各種現象,當恐怖片在看,它其實是喜劇阿!事實上不安與恐懼都是自己造成的。
◎因為這個「有」,它是隨我們意識認定而有!所以不想一輩子生活在恐懼當中。唯有鼓起勇氣,將「有的假理」看清,用洞悉的智慧。其實,有與無之間,都只是一個認定的問題而已。
◎心安住於無為法上,身形還是隨著外面的環境在運轉,什麼事情我們都要運轉,運轉了之後,到最後沒有一法可得,這才是所謂的「修一切善法,不執著一切善法」了。
譬如說,我們的身形現在隨著辦道場、普度眾生在運轉,除了外形在運轉外,心當中起心動念也在運轉,但運轉時要「運中不作中,運空不作空,運假不作假」,為什麼呢?因為一切諸法緣起性空,一切法皆無自性,這個道理明白了後,我們的心願就沒有苦,沒有樂了。
◎世間上的一切都是相對的,有黑暗天(就是無名的、不光明的)就有功德天(光明的、菩提的),功德與黑暗是互相消長、如影隨形的(就跟太極一樣轉來轉去);換句話說,有正必有邪、有善就必有惡。我們今天在這裏辦道場,是一種善法、一種出世法,假若執著──這是個善法、出世法,那就成了福德;福德過去了就是黑暗,福德沒有了就要墮落。因此,不但善法不要執著,惡法也要遠離。
《金剛經》說: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為什麼法要捨?什麼法要捨?法是指誦經、持咒、修觀行……等,所有佛所說的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法,這些都要捨掉,好比坐船到了目的地即要把船捨掉。非法指的是貪著世間上的名利、財色及是非、怨親、憎愛…等,這些更要捨掉。想想看,功德都不貪著,怎能再去造惡業呢?善法不執著,惡法更要遠離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