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我們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三界,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久居在這個地方有時天上,有時人間、地獄、畜生、惡鬼輪迴不停,從過去、現在到未來,始終就沒有離開過三界。在三界當中就像處在火宅似的,什麼火呢?無常之外,世界到處是刀兵、地震、水火……等災難,這些災難不就是火?而三界不離開我們的這念心,怎麼說呢?心當中有瞋恚就是瞋火,起了男女的欲愛就是欲火,有了煩惱就是無明煩惱火,這些火在我們心中焚燒著,也使我們始終在三界當中輪迴。想離開三界,就先要除掉心中的貪慾、瞋恚、無明……等火。這些火去掉了,心當中的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沒有了,外面的火 ── 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也就沒有了,這是什麼道理呢?
一般人以為這個世界是實有的,貪著世界上的財色名食睡,稱之為五欲七情的眾生境界,屬於欲界。欲界包括了人、天、阿修羅及三途惡道。假如你想出三界,就要時時刻刻的檢討反省:自己有沒有貪瞋癡及種種欲愛呢?如果沒有了,那就是離開欲界了。離開了欲界後,認為這個身體很清淨,對萬法卻還有一些執著,這就屬於色界。了達諸法緣起空相,認為世間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、天堂地獄等一切都是空,就證入了空。證入了空後,執著空就到無色界去了。空當中不作空想,才能出無色界,契入中道實相。由此可知,出離三界絕不是指這個身體。如果,我們想到天上避難或者享福,可不可以呢?佛經裏記載,目連尊者曾經把五百童男女送到天上去躲避戰亂;當戰爭結束後,在天上的五百童男女卻已化成血水了。這個身體想離開三界,是不可能的,因為有欲界的業障,想逃到色界去也逃不了。但是,如果我們把這一念心轉過來,檢討反省,過去起貪瞋癡欲愛,從現在起──不貪不愛,這樣就好了,煩惱變成了菩提,這就是煩惱即菩提。
◎身口意都是思維的展現:因為一個人的念頭,一個人的內在思維,它必須蘊釀很久,才會變成身、口、意。 所以『三界』是由心造成的,不是外在的世界。
◎因為有『我』才有『身』,有身體的存在就是苦,我們這個身體是父精母血,和我們過去的業緣和合所感出來的幻身,有這個幻身就是一種業報,這種業報屬於定業。業報成熟了,也就是我們這個身體成熟了,於是你要吃、住、穿,也要病、死,這就是定業。業果熟了,就必須去承擔。要怎麼樣才能轉這個定業呢?只要心無所求,就能轉過來。無所求的心就是得到了正念、正定,心得到正定就入了三昧,得到了三昧身,心成了金剛心,身體也成了金剛身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修「無所求行」的道理。
◎「息想無求」,不是息掉我們的思想,是止息我們的妄心妄念妄想,然後,自然就會無求!
◎三界是由貪欲、瞋恚、癡愛心所生,有了這些就有身體,有了身體就要受苦。如果我們把貪愛、瞋恨、煩惱轉過來了,就有了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的五分法身,那就契入了清淨法身的境界。明白了這個道理,就要將所有的「有」──三界九有的一切煩惱都捨掉,九有就是九界。「有」就有欲有,也就是業有;有就是有情感、有想有念。達到了無想無念、無所求,就是止想無求。止想是定,無所求的這一念清淨心就是慧。定慧不二這一念心能夠離苦得樂。所以──所以有智慧的人、真正修菩薩行的人是──求而無求、念而無念、行而無行。
◎「有求皆苦,無求即樂」,修行的著手處,應該在轉化『有、無』,而不是轉化『求』。如果去轉化求,會形成修行的禪病,修禪最忌諱壓抑,因為積久成疾。把無求當作一種狀態來看待,會比較容易著手。
◎轉識成智偈
見性之要 首在轉性
若欲轉性 先名心性
譬如馴獸 須知其性
隨性教化 自能受法
亦如盜賊 伺機蠢動
若明其意 銷聲匿跡
為忌壓抑 積久成疾
洞悉心性 即是轉機
◎判知無求,真為道行,故言無所求行。
由此,可以確定「無求」才是人生的真理、最上的法門,能得到究竟的解脫,無求的心就是寂靜無為。唯有無求,才是真正的隨順菩提道行。
講無所求行的目的,是告訴各位「明心見性」由事到理的道理。道理明白了,在理當中也不礙事 ── 雖是無所求,但也不妨礙有所求;雖然有所求,又歸於無所求,始終我們這念心得自在。
◎龍樹菩薩曾開示說:「修行以為無所求為最勝第一義」可見無所求的重要性。
知足者,身雖貧而心富;貧得者,身雖富而心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