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云何報冤行?謂修道行人,若受苦時,當自念言:我往昔無數劫中,棄本從末,流浪諸有,多起冤憎,違害無限,今雖無犯,是我宿殃,惡業果熟,非天非人所能見與,甘心甘受,都無冤訴。經云:逢苦不憂。何以故?識達故。此心生時,與理相應,體冤進道,故說言報冤行。 】
◎要了悟「無」必須從「有」去洞悉它,
所有的「有」,都歸於「無」。
其實,很多事物的內涵,都是在那個「無」,而不是在「有」。
◎金剛經裡講「凡所有相皆虛妄」,所謂「虛妄」,並不是不存在(它是不實在),也不是說所有的「相」都錯了,而是要你知道如果想要去擁有它,就會產生牽掛(罣礙),因為怕失去(失望)而產生恐懼。
◎修是在行中;沒有行,就無法修。
◎這個世界是跟我們的心相對而立的。而我們的本心、本性,是「本」;由我們的心所感召來的、得來的這些萬有、萬物、萬法,稱為「末」。
『棄本從末』就是說從無始劫以來,我們離開了本來的心性,去追逐世上的萬有。
◎所有的經典,不要勉強我們自己去達成它;
不要去模仿經典的境界;也不必刻意去執行它。
------只要知道現在的心性還沒有辦法展現大光明,我們從心地下手,好好的去做心靈之耕,有朝一日就可以達成。不要忘了用經典來檢查自己修行的方向是否有偏差?有沒有愈來愈進步?就可以了。事實上自己的智慧不夠,我們去模仿經典的境界,才讓自己的修行路多了障礙。
◎像很多人常講:「外面的環境打動了我們的心,我們才為非作歹。」
其實是『我們的心先遠離了真理,我們的心先遠離了正道,所以才會相應邪法,才會相應邪行。』
◎我們必須知道(體會這個冤的因、緣、果),今生苦惱的原因,是過去所造的惡業如今成熟了,惡業成熟了,當然要受果報;然而果報受後,業障自然也就消除了。這個道理如果能通達、洞澈無礙,事理圓融,有事有理,就稱之為「識達故」。
◎凡是內省,不言人非,只見已過。
◎通達、明瞭了這個道理,自能生覺照之心,心不再隨境轉,沒有苦惱、沒有取捨,當下這個心就與理(理就是真心)相應,得到解脫。也就是說,能體悟到面對不如意的境界,心當中無苦無憂,就能與道相近,能進入菩提大道、能進入真性了。
◎一生具足三世:所有一切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其實都是今生這一世在決定。我們的今生,就可以看到前世了。我們把今生了達了、洞悉了、了了觀之後,自然生出智慧,自然了解過去,自然了解未來;為何能明白?----因為洞悉現在。
◎能夠依據上面所說的道理去觀照,日常生活當中能做到──逢苦不憂(先把事情處理完),自能消除業障、化除是非,把「冤」轉成了同參道友、法親眷屬,就能夠彼此容忍與和合了,這就是轉識成智,也是報冤行的道理。
留言列表